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

[上課筆記] 2010.09.29 (第三週)

一、這星期從書的第三章開始教。
二、
Q:什麼是統計?
A:統計:處理數字資料(data→研究→蒐集結果)
(1)詮釋 Interpretation→現象、連續性
(2)資料具有代表性(「取樣」sampling)
→例如:二十年來最熱的溫度
→此為「現象」→數量大,即用統計了解它→「量化研究」

三、90年代後,開始有「質化(性)研究」。

四、(同意→不同意)四等第量表、五等第量表、七等第、九等第…

五、舉例:花生米 20、 25、 24 、26、 20 →115/5=23
→23為「代表性」
→「集中量數」:1.所有數朝代表數集中2.可能不存在的數字。
→「特性」→「平均數」
(集中量數→CH6教)

六、「平均數」、「中數」、「眾數」。(課本很詳細介紹)(另外再補參考課本的)
(一)平均值:是指一種算術平均值,計算方法是先將一組數字全部加總,然後再除以這組數字的個數。例如,2、3、3、5、7 及 10 的加總為 30,除以 6 後,得出的平均值為 5。
(二)中間數:是指一組數字的中間數字;即是有一半數字的值大於中間數,而另一半數字的值小於中間數。例如,2、3、3、5、7 及 10 的中間數為 4。
(三)眾數:是指一組數字中出現次數最頻繁的數字。例如,2、3、3、5、7 及 10 的眾數是 3。
[資料來源:http://office.microsoft.com/zh-tw/excel-help/HP010062522.aspx]

七、常態分配:數量大 「常模」(補圖)

八、(補實際操作圖)

九、作業資料:利用Excel數列表中,找出眾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